“千里送鹅毛”的下一句原来这么暖心
你一定听过”千里送鹅毛”这句话,但你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吗?这个流传千年的典故背后,藏着一段跨越山河的诚恳故事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温暖人心的成语,看看一根轻飘飘的鹅毛,怎样承载起沉甸甸的情意。
“千里送鹅毛”的下一句正是”礼轻情意重”,这六个字道出了送礼的真谛。它讲述的是唐朝时期,云南回纥部落首领缅伯高不远千里为唐太宗送天鹅,途中发生意外只剩一根鹅毛,却最终感动皇帝的故事。这个典故告诉我们:礼物的价格不在于贵重,而在于背后的心意。
天鹅意外飞走只剩鹅毛的曲折故事
故事要从唐朝贞观年间说起。当时云南回纥部落收到大唐邀请,首领缅伯高决定将一只通体雪白的神奇天鹅作为礼物。这只天鹅来历神秘,见到缅伯高就会亲昵地鸣叫,被族人视为上天的指引。
带着天鹅和族人准备的麝香、琥珀,缅伯高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艰险旅程。他们穿越瘴气弥漫的山谷,同伴被毒蛇咬伤,天鹅也因瘴气生病。好不容易走到渭水边,缅伯高想给天鹅洗澡降温,没想到天鹅突然展翅飞走,只在水中留下一根羽毛。
一根鹅毛怎样打动大唐天子
面对仅剩的一根鹅毛,缅伯高没有放弃。他小心地将羽毛收进锦袋,继续前往长安。当鸿胪寺官员嘲笑这份”寒酸”礼物时,唐太宗却看出了其中的深意。听完缅伯高讲述的艰难旅程,太宗感叹道:”礼轻情意重”,并厚赏了回纥使者。
这个故事最动人的地方在于:唐太宗读懂了鹅毛背后的心意。一根羽毛虽轻,却承载着三千里的风霜、部落的诚意和使者的坚持。这也正是”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”能够流传至今的缘故。
千年典故给现代人的启示
在现代社会,这个典故依然给我们重要启示:诚恳的心意比昂贵的礼物更珍贵。无论是送亲友还是商业往来,礼物的价格不在于价格标签,而在于其中包含的心意和诚意。
下次当你为送礼发愁时,不妨想想这个典故。也许一份亲手制作的小礼物,一封诚恳的手写信,比起昂贵的礼品更能打动人心。毕竟,真正珍贵的是那份愿意为对方花心思、付真情的心意,就像那根穿越千年依然动人的鹅毛一样。